骨科資訊 |
| 兩個動作鍛煉頸部肌肉有效預防頸椎病
患頸椎病的人越來越呈年輕化,長期伏案工作的人更是容易患頸椎病。由於頸椎周邊是中樞神經,又是脊柱中比較弱的部分,很多的頸椎病是肌肉長期得不到鍛煉所致,造成頸椎的支撐力不足造成,因為加強頸椎周邊肌肉的力量,可有效預防頸椎病。要保持頸部肌肉良好的彈性,應經常性地做收縮運動。以下健康網為你介紹兩個動作可有效鍛煉頸部肌肉。
“下顎收縮”,保持良好站姿,把下顎盡量向後收回,會感覺到喉嚨兩側的肌肉收緊、頸椎後側的肌肉伸直。呼吸方式和聳肩是一樣的,縮回的時候呼氣,還原的時候吸氣,完成後輕輕地轉動頸椎放松。注意轉動的過程中每個角度都要做充分,把肌肉拉長,但要注意控制動作的幅度,不要過快也不要猛。建議這兩個動作可以交替完成。
“聳肩”,首先,保持一個良好的站姿,軀干正直,肩胛自然下沉,吐氣的時候兩個肩膀向上提,頸椎微微前屈,這時應該能感覺到頸椎兩側的肌肉收緊。保持兩秒,慢慢放下肩膀回到原始的位置。這樣的動作可以重復20次,但每做完一組要伸展兩側的上斜方肌,就是將脖子向兩側彎曲伸拉。
原文來源: 健康養生網
|
| 骨刺
骨刺形成的原因:
多由慢性勞損,又稱為勞傷,因局部長期勞累過度,或由多次微細損傷積累而成。一
般與職業性質、工種和運動項目有關。由于長期處於某種單一姿勢,(勞動、工作或運
動),致使局部組織產生積累性損傷。勞損的受累組織,常有充血、水腫、變性,增厚、
結硬等病理改變,因此亦會造成骨質發生退化性變化,以致出現骨刺。而骨刺往往發生於四、五十歲以上的人士, 由於腎氣漸衰, 腎主骨, 腎氣衰減令骨質容易出現退化性變化, 尤其是好發於足跟及頸、脊、腰、膝等關節之間易摩擦之處。上述症候往往因風、寒、濕熱邪侵襲而增劇。
病癥:
骨刺未必一定會引致痛症的, 但若骨刺生長的位置會影響周邊軟組織,甚至乎會壓住神經線血管或軟組織, 這可引發痛楚、麻痺甚至完全失去知覺,以及肌肉萎縮。
治療方法:
從西醫角度, 一般會使用消炎止痛類藥物、物理治療、肢具、藥物注射等, 若退化得較嚴重的關節甚至需要做手術植入人工關節。
但從中醫角度, 從不主張動手術切除骨刺, 因大多只是治標而不治本, 從根本出發, 中醫主張補肝腎, 強筋骨, 軟堅散結, 温筋鎮痛, 活血利氣止痛。
|
生活小百科 |
| 表皮貼標簽的蔬果應少買
你是否經常會在超市或水果店裡買到直接在水果上貼標簽的水果呢?英國研究人員發現,此類外包裝上的標簽所使用的黏合劑往往含有劇毒的化學物質。因此專家提醒,消費者應盡量別買表皮上貼標簽的蔬果。
食品安全人員表示,目前,對於食品上的標簽黏合劑沒有相關的標准,但印刷廠所使用的黏合劑材料大多數者是笨類,苯類物質含有毒素,可導致癌症。含油多的、溫度高的、放置時間長的的食物極易滲入標簽上的毒素,時間越長,滲入的毒也會越多。
一些果蔬上顯示“進口”或“高檔”,往往上直接在其表皮上貼上此類標簽。因此,健康飲食專家提醒消費者,應盡量避免購買,有貼標簽的蔬果,以免危害身體健康。
原文來源: 健康養生網
|
| 網絡交友並不能緩解心理孤獨
英國精神健康基金會抽樣調查了兩千多名英國人,結果發現約有十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常常感到孤獨。而令人驚訝的是,在18歲到34歲的人群中,感到孤獨的人所占比例近60%,遠遠超過55歲以上人群35%的比例。
由於孩子成人後常在外工作,英國社會近來較關注老人的孤獨問題,但這項調查顯示,年輕人同樣也面臨著孤獨感的困擾。
網絡在這個問題上可能起著雙重作用,網絡一代可以通過社交網站結識新朋友,但調查中也有約三分之一的年輕人表示,他們經常在應當見面的時候只是通過網絡與朋友或家人交流。
心理專家表示,許多年輕人都覺得,在網上也許可以跟好幾百個人聊天,但這與真實的朋友還是不一樣,他們經常在上社交網站的時候是獨自一人在臥室中。年輕人的孤獨感是需要重視的問題,由於傳統的社區生活已經逐漸消失,應該找到新的途徑來幫助年輕人交朋友並克服孤獨感。
原文來源: 健康養生網
|
| 中醫解讀臉色反映身體狀況
臉色可以看出健康狀況,養生網健康小常識介紹下面就是不同臉色反映的不同身體狀況:
臉色蒼白,沒有光澤、不夾雜血色,都是人們用來形容臉部病態的白色。中醫認為,這種白色多跟氣虛、血虛關系密切。血液不足、不能營養面部,就會出現蒼白色;血液的運行和生成又是靠氣的,中醫說氣能生血,氣虛了,生血的功能就減退了,血就不能夠營養面部,就會出現蒼白色。還有一種白是體寒引起的,這類人特別需要保暖。
臉色焦黃。中醫認為脾胃是先天之本,是營養物質的來源,如果脾胃虛弱以後不能正常運化,營養物質就不能滋潤我們的面部,這時候會出現黃色。脾除了消化營養物質以外,還代謝水濕,如果濕邪不能正常代謝,營養物質異常積聚,也會造成面色出現不正常的黃。
臉色潮紅。健康的紅是由內而外散發的,而不健康的潮紅有一個特點,就是像潮水那樣,比如有人會在下午時面色發紅。潮紅和陰虛、上火有關,一般面色潮紅的人還有五心煩熱的表現,也就是心情煩躁、兩手心兩足心發熱。如果上火屬於實火,表現出來就是滿面通紅、如果是陰虛引發的上火,往往只是在顴骨發紅。
此外,臉色黑憔悴是由腎虛所引起的,臉色鐵青是由氣滯血淤引起的。
原文來源: 健康養生網
|
| 中藥煎煮前不宜水洗
一些人在煎煮中藥之前,總是用清水先將中藥洗一遍,認為這樣做衛生。中醫專家提醒,中藥在煎煮之前不宜水洗。
很多患者會將中藥抓回來自己煎,中醫專家提醒,不少藥材中含有水溶性的糖和甙類成分,水洗會讓這些有效成分部分溶於水而流失,導致藥效降低。一些中藥方劑中有不少藥材是粉末狀的,有些藥材在配藥時要研碎,如果先用水洗一遍,必然會造成這些藥物的損失。此外,有的藥材在炮制過程中加入了蜜、醋、酒、膽汁等輔料,而這些輔料都易溶於水。
專家建議,中藥在煎煮前不要沖洗,而是用水泡一下。中藥材大多數是以植物為原料,有不少植物藥內含有蛋白質和澱粉,如果這些植物藥不經水泡,一加水就立即煎煮,那麼蛋白質遇熱就會發生凝固,澱粉會糊化,這樣就會妨礙有效成分的煎出。因此,中藥煎煮前,一般應先加冷水浸泡30分鍾至1小時,加水的量以浸過藥材並超過1厘米左右為宜。
原文來源: 健康養生網
|
健康泠知識 |
| 奶制品可降低患心髒病
為了弄清牛奶攝入量和心血管之間的關系,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伊娃·瓦爾斯都博士分別測量了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血液中的有益脂肪含量。
研究結果表明,奶制品攝入量較多的人,心髒病風險較低,女性會降低26%,男性降低9%。
研究人員表示,奶制品中含有鈣、維生素D和鉀等成分,它們均能提高血液中“好”膽固醇的含量,起到護心的作用。一個體重正常的60歲老人,如果不吸煙、沒有糖尿病,那麼未來10年因冠心病死亡的概率為6%。如果這位老人能夠攝入足夠的奶制品,那麼他的死亡風險還會繼續降低0.5%。
健康知識:奶制品,奶類制品的簡稱,亦稱乳制品、奶類食品或奶食品,以奶類為基本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除各種直接使用奶制成的飲料外還包括通過發酵獲得的食品(奶酪和奶油)以及對奶進行干燥或者提煉後獲得的高濃度制品(比如奶粉等)。
原文來源: 健康養生網
|
| 夏季也應用溫水洗腳
你是否經常在夏季的時候經常用冷水洗腳,覺得這沒什麼, 但原來長此下去會對你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炎熱的夏季,出汗會比較多,尤其是在鍛煉後,這是用涼水洗腳雖然會覺得讓全身涼爽,但這會使已擴張的毛孔驟然關閉而造成阻塞。加之鍛煉之後肌肉的疲勞、緊張程度的增加,在受到冷水刺激後,會引發抽筋等症狀。如經常用涼水洗腳不但會使腳受涼遇寒,長期以往會導致身體的排汗機能障礙。此外,腳突然被涼水刺激使正常運轉的血管劇烈收縮,可能會導致血管舒張功能失調,引發各類關節炎及風濕病等病狀,女性還會引發婦科疾病。
因此,既然在炎熱的夏季,也應不讓腳受涼,用溫水洗腳可保暖腳部,這對於預防感冒、流感、鼻炎、哮喘、心絞痛等都有良好的防病效果。
原文來源: 健康養生網
|